您的位置:主页 > 中文版 > 邵阳人物 > 历数风流 >

曾国藩来过邵东,留下一文一匾光耀千秋

来源:人文邵东撰稿:陈胜乔时间:2017-05-03点击:

  曾国藩是我最早记住的历史人物。
  20多年前上初中,历史老师告诉我说,曾国藩是封建地主头子、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。有一本《太平天国起义》,我看过多次,至今对这本书把他刻画成奸诈、阴险、心狠手辣的形象记忆犹新。
  后来上大学,有一次著名作家唐浩明来学校讲座,讲了他创作历史小说《曾国藩》的因果,第一次知道曾国藩这个“坏人”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。听完讲座,我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唐浩明写的这套小说,厚厚三本,一星期读完,完全颠覆了自己以前对曾国藩的认识。
 
  今日中国对曾国藩的评价有了很大不同,甚至出现180度大转弯。人们公认他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,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,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。还有人认为,曾国藩的道德、学问贯绝古今,是近500年来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“第一完人”。
  曾国藩的出生地是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(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),距离我的老家湖南邵东县城只有一百公里多一点。历史上的双峰县,曾经属于邵阳,因此,很多邵阳、邵东人认为,曾国藩是自己的半个老乡呢。
  曾国藩的确和邵阳、邵东颇有渊源。据史籍记载,曾国藩家族和邵阳各县市曾氏同宗同源,曾国藩考中进士后,曾亲自到湘中遍访曾氏宗亲联谊。在邵东县流泽镇、洞口县高沙镇,至今保存着曾国藩本人及其儿孙遗留的多件文物,即为证据。
 
  据《曾国藩日记》记载,清道光十九年(1839),即曾国藩考中“进士”次年的秋天,八月初二,曾国藩由双峰大泉冲进入邵东流泽镇曾氏仁让堂(《曾国藩日记》称牛克祖曾祠),到这里拜客、议修族谱。
  曾国藩当时住在宗亲曾瑞堂家里,曾氏兄弟对他很热情。曾瑞堂的父亲九皋公光大先人事业,家声大振,人财双发,可惜他英年早逝。九皋公夫人李太婆施展才华,勇挑重担,经二十多年奋斗,终成巨富。七十岁的时候,儿子们要给她做大寿,李太婆拒绝了,她要儿子们拿做寿的钱,在道路旁建一座亭子,给路人遮风避雨。曾国藩深受感动,初四夜里作《慈荫亭记》。“慈荫亭者,吾同宗瑞堂上舍为其母李孺人建也。孺人以丙申三月寿七十,瑞堂兄弟谋称觞庆祝,孺人弗许,乃建斯亭,为行人憩息之所。其内为家庙 ,以妥先灵 ,春秋则孝享于斯。既落成三年余,适过之,乃升堂拜母。瑞堂备述所以,因请为之记……”
 
  咸丰四年(1854),曾瑞堂等人在今流泽镇桃斯村创办“稽古书院”,去请曾国藩题书院名,已是兵部侍郎的曾国藩欣然命笔题写“稽古书院”匾额,后悬挂于稽古书院大堂内。可惜的是,文革后期,学校食堂把“稽古书院”这块金字招牌劈碎,作柴火烧了。今天,这所学校仍在,人们看到的“稽古书院”四个大字,劲健刚拔,正是曾氏手笔。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曾国藩笔下的“李孺人”,是今邵东县“首富”曾小山的太祖妣。曾小山号称“铝业大王”,生意做得很大,但不忘根本,早年出资一千多万元成立慈善基金,秉承家风。
 
  此外,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1),钦点翰林院庶吉士、湘籍同宗曾广渊,也到邵东流泽镇拜访宗亲联谊,亦作《慈荫亭记》。一个故事,两个进士传记,堪称传奇。
 
  附:曾国藩《慈荫亭记》
 
  慈荫亭者,吾同宗瑞堂上舍,为其母李孺人建也。孺人以丙申三月寿七十,瑞堂兄弟谋称觞庆祝,孺人弗许,乃建斯亭,为行人憩息之所。其内为家庙,以妥先灵,春秋则孝享于斯。既落成三年余,适过之,乃升堂拜母。瑞堂备述所以,因请为之记。
  瑞堂言之曰:吾少孤,严父见背之日,伯兄稚齿,诸季弟犹襁褓耳。吾母孱然持户,木陈木遂无已。诸子或经纪家中琐杂事,则诃斥之曰:儿辈不能攻儒业,成父志,但求田问舍,何以慰泉下人。且是以无能目我也。既而,伯兄号通经,又复早世,而母志益伤矣。然而督读延师不少懈,家政无巨细,皆以自任。盖撑持二十余年,至兄弟异爨,始稍稍分理。夫妇道无成,不幸而所无既陨,黄蘖余生,苟能抚孤成立,不坠门风,亦已难矣。乃必躬历诸艰,而教子以远大之业,岂非尤难者哉。
  瑞堂又言其母:好行善事,如乡里造桥、修路,或有贫穷无依,乃亲戚以窭告者,必力全之。今之设此亭施茶,盖母志也。余嘉瑞堂之请,举其大端,乃作歌一首,使行道之人,歌以彰母志,且以广人孝弟之思云。歌曰:山木拳曲兮,草萋萋;高高亭子兮,与云齐;行路难兮,唇干口燥;新茶如乳兮,可以疗饥;饮七碗兮,敢多;又颂尔德兮,众人之母。尔子兮,舞衣;诸孙罗列兮,如培土娄。烹龙为炙兮,玉为酒;千金万年兮,为尔寿;亭左兮,旷野;右有乱山兮,赤如赭;昔如苦兮,如荼;悲夫黄鹄兮,早寡;誓不起兮,波澜;惟画荻和丸又百里兮,河润;乃三族兮,同欢;春荫慈竹兮,广厦;万间庇荫天下兮,皆开颜;楼上兮,诸天佛像;香火功德兮,无量;楼下兮,骏奔;禧吉蠲兮,酒郁鬯;春露兮,秋霜;年年岁岁兮,升香;俾尔兮,炽而昌。